烏龜的進化

①
羅氏祖龜
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龜類。在德國三疊紀早期地層中發現。背甲的形成不完整。
尺寸:全長約20公分(8英吋)
②
半甲齒龜
屬於齒龜科,發現於中國三疊紀晚期地層中。有腹甲,但背甲的形成不完整。
尺寸:全長約40公分(16英吋)
③
原顎龜
這種海龜生活於三疊紀晚期時期,擁有發育良好的背甲和腹甲。但牙齒已經沒有了。
尺寸:全長約100公分(39英吋)
科:原顎龜科
④
原龜
在與原顎龜相同的地層中發現,但具有凸起的圓頂形背甲,這是唯一已確認的部分。
尺寸:背甲長40公分(16英吋)
科:原龜科
⑤
寬頭小角龜
幾千年前在新喀里多尼亞和其他島嶼上棲息。被人類捕食和殺害而滅絕。
尺寸:全長約200公分(79英吋)
科:寬頭小角龜科
⑥
Mongolochelys efremovi
這是當時體型最大的陸龜之一,生活在亞洲。類似於卷角龜,這種原始的海龜不能縮回脖子。
尺寸:全長約100公分(39英吋)
科:Mongolochelyidae
⑦
晚侏羅世龜
側頸龜科(側頸類)中最古老的成員,來自侏羅紀時期。然而,牠的脖子形狀類似於潛頸類(隱頸龜)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扁側頸龜科
⑧
Araripemys barretoi
背甲的表面輪廓清晰,類似於鱉科(軟甲龜)。脖子幾乎和背甲一樣長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阿拉里佩龜科
⑨
Bothremys sp.
Bothremys是側頸龜科(側頸類)的一員,分佈在非洲、歐洲以及大西洋周圍的淺水區域。
尺寸:全長約120公分(47英吋)
科:凹槽龜科
⑩
Araiochelys hirayamai
該物種以編輯者的名字命名。唯一已知的化石在摩洛哥的白堊紀地層中發現。
尺寸:全長約40公分(16英吋)
科:凹槽龜科
⑪
地紋駭龜
擁有已知最大背甲的龜類。在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發現了幾個化石。
尺寸:背甲長約286公分(113英吋)
科:南美側頸龜科
⑫
Glyptos plicatulus
在北美洲與異特龍和其他恐龍被發現在同一地層中。頭部略平坦且較小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Pleurosternidae
⑬
Baena arenosa
Baena這個名字來自一個美洲原住民語言中的龜類一詞。Baena科是北美特有的,倖存於白堊紀末期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Baenidae
⑭
Solnhofia parsonsi
發現於德國和瑞士。牠具有發達的次生顎。其食物包括硬殼生物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近龜科
⑮
新疆龜
大量存在於侏羅紀中期。其耳部結構與現代龜類幾乎相同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新疆龜科
⑯
Sinemys gamera
被命名為「Gamera」(日本特攝電影怪獸),因為其背甲的邊緣像隱形戰鬥機的機翼一樣突出,好像牠能在天空中飛行。
尺寸:全長約40公分(16英吋)
科:中國龜科
⑰
椽龜
白堊紀時期的亞洲最大淡水龜之一。緣盾明顯增大。
尺寸:全長約90公分(35英吋)
科:椽龜科
⑱
角異龜
在白堊紀晚期地層被首次發現。是當時最大的陸地龜之一。
尺寸:全長約100公分(39英吋)
科:Nanhsiungchelidae
⑲
大倉河童鱉
保留外周骨的最古老的鱉科。其背甲表面具有非常深的凹凸不平之處。
尺寸:全長約15公分(6英吋)
科:鱉科
⑳
Mongolemys elegans
現代陸龜總科的祖先,常見於蒙古。其頭骨與現代歐洲澤龜相似。
尺寸:全長約40公分(16英吋)
科:林氏龜科
㉑
日本花龜
在本州和九州發現了距今約20萬年前更新世地層中的化石。比現代物種要大,具有發達的次生顎。
尺寸:全長約45公分(18英吋)
科:地龜科
㉒
Echmatemys sp.
Echmatemys 的化石通常出現在約5500萬年前的北美始新世地層中。牠的頭骨和背甲存在很大的形態差異,使得物種級別的分類變得困難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地龜科
㉓
阿特拉斯巨龜
是已知最重的龜類。雄性龜的腹甲前部呈Y形狀。據說牠的叫聲很大,類似大象的聲音。
尺寸:全長約300公分(118英吋)
科:陸龜科
㉔
Santanachelys gaffneyi
早期的海龜,經編輯確認並報導具有較大的淚腺。
尺寸:全長約20公分(8英吋)
科:原蓋龜科
㉕
古巨龜
是已知最大的海龜。僅頭骨長度就可達70公分(28英吋)。可能以菊石為食。
尺寸:全長約360公分(142英吋)
科:原蓋龜科
㉖
Calcarichelys gemma
與古巨龜屬同科的小型物種。其背甲具有向上突出的中央棱鱗和鋸齒狀邊緣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原蓋龜科
㉗
拉齊爾弓形龜
是海龜科中最原始的物種。鰭狀肢未發育健全,足趾具有可移動的關節。
尺寸:全長約80公分(31英吋)
科:海龜科
㉘
Prionochelys nauta
是海龜科中的一種原始物種,其背甲具有向上突出的鋸齒狀中央棱鱗和鋸齒狀邊緣。
尺寸:全長約110公分(43英吋)
科:海龜科
㉙
霍氏異側龜
異側龜的化石通常在比利時和荷蘭的地層中被發現。其背甲呈流線型,牠們是強壯的游泳者。身體缺乏鱗片,腹甲明顯退化。
尺寸:全長約150公分(59英吋)
科:海龜科
㉚
Syllomus aegyptiacus
分佈在全球各地,包括埃及、北美和日本。牠的嘴形暗示其主要以海藻為食。
尺寸:全長約60公分(24英吋)
科:海龜科
㉛
柏比格龜
這種小型海龜的化石通常被發現在歐洲約4500萬年前始新世地層中。牠顯著發達的次生顎暗示其主要以貝類為食。
尺寸:全長約50公分(20英吋)
科:海龜科
㉜
波紋中革龜
革龜科的海龜,生存在白堊紀時期的日本,包括北海道、兵庫和香川等地。其周邊骨的內側呈弧形。
尺寸:全長約300公分(118英吋)
科:革龜科
㉝
Eosphargis gigas
革龜科的海龜,生存在約5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的歐洲。其背甲明顯退化,但馬賽克狀的骨板並未發育。
尺寸:全長約300公分(118英吋)
科:革龜科
㉞
暴龍
俗稱「暴龍」,是已知的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,擁有完整的骨骼。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後一種恐龍。
尺寸:全長約13公尺(43英呎)
次亞綱:恐龍